吸塑行业塑料杯子设备生产作业指导书
1目的
规范制杯工序的操作过程,使操作工掌握其工艺方法。
2适用范围
制杯工序及制杯机的使用。
3内容
3.1制杯生产流程介绍
3.1.1片材上机
3.1.2点动送片链条按纽
3.1.3开自动开关,开始自动送片吹杯
3.1.4拉伸吹气成型
3.1.5冲剪
3.1.6模具分离
3.1.7吹杯
4操作方法
4.1开机前:
4.1.1检查气路水路有无漏气或漏水现象
4.1.2活动部位加油
4.1.3清理机台及周围地面卫生
4.2开机时:
4.2.1开通电源:按加热键开始加热,开冷却水。
4.2.2准备好片材,根据模具的宽度,确定送片距离。
4.2.3电炉温度升高到温控表设定的温度时准备开机开启气阀。
4.2.4用刷子或布擦拭片材外围的灰尘及污物,然后将片材放置链条末端压 轮下,开始送片,片材宽窄与链条末端宽窄相适应。
4.2.5打开自动送片开关,自动送片,此时眼睛观察片材,通过电炉受热情况 掌握送片速度,防止片材前进中速度过慢受热过长,导致片材凹落电炉并容易引起着火,送片过快,受热不到位,可能导致掉片,并使链条容易磨损,送至模外时,开启自动开关。
4.2.6确定制杯机的运作速度,速度确定后,对每个杯子进行各方面的仔细观察(成型, 杯口,杯身,杯底的厚薄,透明度等),根据情况作相应的温度调控和机械部的调控
4.3温度识别:
4.3.1温度低:成型不好棱角不分明底部软透明度较高。
4.3.2温度高:棱角非常分明刺手杯身较软透明度差杯口较薄底部硬。
4.4温度的调试:
调节温控表使电热升或降低来改变片材的受热情况, 液压制杯机,是上下电炉1—8区排列是从左到右相对应,调节时一般调动1至2摄氏度(根据机台另作掌握)。
4.5操作要点:
经常观察产品的成型质量,加以调整,拉伸的高低要恰到好处,拉伸头太下会使杯底太硬,拉伸头太高会使杯子成型后杯底太软,遇到突然断电,机器停止运动或送片速度减慢等故障问题应马上退出电炉,并关掉自动开关。(防止片材受热过长,凹落电炉燃烧,产生黑点造成污染)及时查出原因或直接找机修人员。
生产过程中,若有紧急情况下,如模具内异物或模具有故障时,首先要关掉机器电源和关闭气阀排掉储气罐的气压,方可进行。
4.6停机
4.6.1制杯完成后,关掉自动开关,再关闭电热开关及电源和气阀开关。
4.6.2退出电炉和排掉储气罐的水清理机台卫生。
4.6.3做好生产统计。
4.6.4机器停止五分钟后方可停止冷却供水。
5、故障分析及排除
制杯机故障分析一般以三个方面着手:电路控制气路传动和机器部位损坏,并出现较多的是电路控制和机械损坏。
5.1送片时,片材掉入电炉。
原因:5.1.1片材不合格,宽度时大时小。
5.1.2片材宽度和链条宽度不协调。
5.1.3链条压板出故障,上片时未上好,压片板的距离未调好。
5.1.4片材受热过高,送片过慢。
5.1.5两边链条一边松一边紧。
解决办法:
5.1.6割掉不合格片材。
5.1.7调好链条宽度和压片板宽度。
5.1.8消除压板故障上好片材。
5.1.9送片时,注意观察片材受热软化情况。
5.1.10调整链条使两链条松紧一致。
5.2送片突然停止或有时送不动。
原因:5.2.1电路接触不良。
5.2.2链条跑偏,链条卡到链盖。
5.2.3链条已被压死或被卡住。
5.2.4送片电机或者变频器工作不正常。
解决办法:
5.2.5检查线头接触点。
5.2.6检查链条、链盖、链轨、轴承齿轮并解决。
5.2.7查出链条压死部位并采取相应的解决。
5.2.8查看电机变频器是否正常。
5.3机械模具分合模不正常。
原因:5.3.1电路出现接触不良,控制合模开模接近开关接触不好或已坏。
5.3.2油压不够、缺液压油或者五支点缺油阻塞磨损。
5.3.3模具安装不准确,上下模合模太紧。
5.3.4模具台面不平行与导柱不垂直。
解决办法:
5.3.5请示班长协助处理。
5.3.6检查油量及油压、油温,给五支点加油,磨损更换。
5.3.7模具重新安装准确。
5.3.8模具台面调平行。
5.4生产中杯底太薄太软。
原因:5.4.1拉伸位置不到,太高或拉伸头偏小。
5.4.2运行动作不协调。
5.4.3温度调控不当。
5.4.4模具气孔排气有问题或模具漏气。
解决办法:
5.4.5调整好拉伸位置约杯高3/4处。
5.4.6观察调整各步动作。
5.4.7温度调整好。
5.4.8检查排气和防止模具漏气。
5.5杯口出现条纹或花纹。
原因:5.5.1拉伸已松动(左右不平)。
5.5.2上模时间、成型时间不协调。
5.5.3模具安装不准确,。
5.5.4左右链条运行速度不同步如单边有阻力跳齿。
解决办法:
5.5.5把拉伸头调平整。
5.5.6调好上模延时与成型延时角度时间。
5.5.7调整链条。
5.6重量偏动
原因:5.6.1片材厚度有偏动,温度高低有变动。
5.6.2链条宽度有调动。
5.6.3拉伸快慢有变动。
解决办法:
5.6.4确定片材厚度。
5.6.5适当调整链条宽度。
5.6.6合理调拉伸的时间。
5.7温控表显示温度下降,但做出来的杯子表现高温杯。
原因:5.7.1带探头的电热片损坏或者掉线,无通电导致温度下降,而温控表为了保持设定温度一直加热,导致高温杯。
解决办法:
5.7.2更换带探头电热片或者从新把线接好。
5.8温控表显示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上下波动大
原因:5.8.1带探头的电热片的探头线接触不良、氧化、损坏。
解决办法:
5.8.2检查探头线是否接触不良,是否氧化,接触不良从新接好,氧化用壁纸刀刮掉氧化层从新接好,损坏更换带探头电热片。
5.9刚换好带探头电热片温控表显示英文字母。
解决方法:探头线正负极接反,从新把探头线对调。
5.10正常生产过程中模具突然有个别杯子冲剪不断。
原因:5.10.1模具上刀口水路堵住,导致通水不畅,上刀口温度升高,从而使刀口受热膨胀与下刀口间隙加大,从而剪不断。
5.10.2五支点、导柱缺油,阻力过大,导致行程不到位,从而冲剪不断。
5.10.3合模大泵停和合模停的接近开关没有在合理位置。
5.10.4小泵大泵的油压不足。
5.10.5冲剪开跟合模开的角度时间太短。
解决办法
5.10.6清理上刀口,使其通水顺畅。
5.10.7给五支点、导柱加油。
5.10.8调整合模停和大泵停接近开关,使其在一个合理位置。
5.10.9找班长或者经理帮忙解决,不懂不能乱调,会烧电机。
5.10.10延长冲剪时间。
6、达标产量
38口径模具每分钟24到28模。
48口径模具每分钟22到26模
62口径模具每分钟20到25模
80口径模具每分钟18到24模
7、损耗
7.1在正常情况下,制杯机没有损耗。
7.2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损耗:
7.2.1有操作不当所引起,追究操作工责任。
7.2.2由机械故障所引起的,须由班长签名说明原因及解决措施。
7.2.3由片材原因所引起的,须由班长签名,将追究片材操作工责任。
8、产品质量要求:
每个杯子的前后左右温度调控均匀、平衡、透明、杯身薄厚均匀成型好、重量达标、气孔不出现割手感觉,杯子不出现条纹和花纹。
9、相关文件
无
10、相关记录
成形生产记录
岗位禁止条例
1.严禁赤膀赤脚操作
2.严禁在机器通气、通电情况下,身体任何部位伸入冲剪模具内。
3.严禁在机器运行时,手脚伸向机器任何转动部位,如:链条、五支点、导柱拉伸气缸,防止手脚衣服被拉进链条内。
4.严禁在自动制杯查看杯子时,手伸进成型模具内取杯,应在包装中察看。
5.机器运转时,严禁刀、木棍或螺丝伸入模具和传动部位。
6.严禁在控制台、制杯机上面堆放东西。
7.严禁在全自动制杯机工作过程中去调试拉伸高低。
8.在安装或调试模具时,速度必须归零。
违规处理方法:
申诫: 6 8 ( 经济处罚50元,抄写岗位禁止条例2遍)
小过:1 2 3 7( 经济处罚100元,抄写岗位禁止条例4遍)
大过:4 5 ( 经济处罚200元,抄写岗位禁止条例6遍)